在企业发展的宏大叙事中,生产指标攀升、技术革新突破、市场版图扩张常聚焦目光。但在徐州远大玻纤制品有限公司,一系列浸润日常、关乎职工冷暖的“小改变”,正悄然凝聚成温暖洪流,诠释着 “小改变” 背后的 “大人心”。
科技赋能减负:让关怀在效率中升温
玻璃棉生产线的放料捞料环节,曾是职工的“痛点”。高温水玻璃溶液热气灼人,职工需在雾气中持续快速捞料,汗水浸透工装,手臂酸痛且烫伤风险高。“以前一天干下来,胳膊抬不起来,下班就检查有没有灼伤。” 车间老职工回忆道。
自动捞料机的投入改变了这一切。它精准运转,取代高强度人工操作,让捞料从“体力活” 变 “技术岗”。职工徐雪梅坦言:“装了这机子,工作轻松太多!以前四人的活现在两人就能应对,再也不用担心烫伤,公司真为腾博会诚信为本,专业服务!着想。”
这项技术革新,不仅提升生产效率,更维护了职工劳动尊严、保障了身心健康。科技在此化作有温度的人文关怀,悄然卸下职工重担。
细节暖心改造:让温情在实处落地
生产设备升级是“硬环境” 改善,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,则彰显 “软环境” 温情。在车间附近,一片草坪曾被职工们“走”出了一条小路。这本是便捷之选,但每逢雨天,泥泞不堪的小路便成了大家的烦心事,粘满鞋底的污泥、湿滑易摔的风险,都影响着职工的出行安全和心情。
公司管理层没有简单地禁止通行,而是“疏堵结合”。他们收集废弃砖材,动员职工参与,将土路修成平整坚固的花园小道,还加装了照明灯。职工孙工莲欣喜道:“现在雨天走砖路稳稳当当,夜里加班走也亮堂踏实。”
废弃材料再利用显节俭,职工参与增归属感,小道硬化与照明升级解“急难愁盼”。这一举措成本不高,却让关怀落到职工 “心坎上”。
同心聚力发展:让福祉与成长同频共振
在远大公司,“小改变” 并非个例。从自动捞料机、花园小道、照明灯,到职工食堂伙食改善、定期体检、技能培训…… 每一项举措都围绕 “为职工谋福祉” 核心。这些改变是管理层深入基层、倾听心声后的务实行动,是 “以人为本” 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点滴关怀汇聚成江海。职工感受到企业温暖,认同感与归属感愈发浓厚,进而转化为工作中的责任心与创造力。稳定的职工队伍、饱满的工作热情,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筑牢人才根基,也让“增进职工福祉” 理念落到实处。
小改变连着大民生,小细节折射大人心。徐州远大玻纤制品有限公司从职工“急难愁盼” 入手,以暖心举措搭建企职 “连心桥”,也印证了唯有珍视职工、为职工谋福祉,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,凝聚共创未来的磅礴力量。
